同年,山东路建成通车,市领导带着市直各单位负责人乘车试新,从路西头去路东头。
同时,结合银行贸易金融及外汇衍生产品,指导企业如何运用银行专业产品和服务来优化外汇资金资源配置、化解汇率风险。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陈颖 通讯员:李雪雁。
本次宣讲会旨在深入贯彻全省金融支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决策部署和副省长刘强关于继续抓好汇率管理的宣传培训工作,督导金融机构加强对企汇率避险服务的批示精神。落实国家外汇管理局山东省分局外汇服务进万企活动方案有关要求本次宣讲会旨在深入贯彻全省金融支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决策部署和副省长刘强关于继续抓好汇率管理的宣传培训工作,督导金融机构加强对企汇率避险服务的批示精神。使企业与银行对当前经贸形势和国家外汇政策导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助于促进金融机构外汇业务和产品的对接,帮助企业进一步树立风险中性和财务中性意识,最大程度规避市场风险、节约财务成本,实现汇、银、企三方合作共赢。加强对企业汇率避险服务,促进涉外企业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外汇管理政策,帮助重点企业应对外汇领域的难题,支持全市涉外经济稳健发展。
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形势,国家外汇管理局日照市中心支局认真贯彻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总体要求,坚持前置服务、精准服务、高效服务,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外汇难题,对促进全市开放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市23家金融机构、150余家重点涉外企业共计2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2008年2月8日,赵连翠在莒县红十字会填写了《山东省遗体捐献登记表》,成为莒县首例遗体捐献志愿者,真正实现为社会奉献自己全部身心的志愿。
她带领会员们奔波在莒县的山山岭岭间,播洒大爱。2015年夏,在得知果庄镇一失去父母的女孩和奶奶住在危房中,她动员社会力量,筹集资金8万元左右,为这祖孙俩新盖了房屋,配置了全套新家具,解决了女孩的学习资助问题。十几年来,扶残助残的足迹遍及日照、临沂、潍坊等地,她自费10多万元,为200余名残疾人提供帮扶帮助。当然大娘也不相信,事后拿了苹果等当地的土特产前往单位感谢她,说她比自己的亲闺女还亲。
她毫不犹豫地跑回单位,向同事借来50元钱送给老大娘,说自己碰巧捡到了,现在物归原主。她高位截瘫却自强不息,全身心投入公益事业,先后组建莒县连翠公益事业发展中心莒县遗体捐献志愿服务队等公益组织,组织扶残助残、扶危济困、义务红娘、倡导遗体捐献等志愿服务活动,已帮助20多位残疾人自强自立,促成婚姻309对,筹集善款45万余元,帮扶困难家庭100多户,贫困老人儿童100余人,个人累计捐款捐物20多万元。
2018年1月22日莒县组建以她为队长的莒县遗体捐献志愿服务队,并代表日照市参加2017年度全国人体器官捐献优秀志愿者评选活动。一次在桑园集上,她看到一位老大娘在哭,上前一问得知大娘不慎丢了50元钱。有时她还要免费为远道而来的残疾朋友提供食宿,自己微薄的收入往往花不到月末,可她从来都不后悔不抱怨。参加工作后,她坚持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
1上世纪八十年代,她在莒县桑园乡粮所参加工作。1988年的一天,她在路上遇见一个叫高兴英的女孩摔伤了,自己把她送到医院,并为女孩支付了医药费用。2014年,她注册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益组织——— 莒县连翠公益事业发展中心。2014年以来,共筹集捐助资金45万余元,扶助困难家庭100多户,孤寡贫困老人80余位,残疾人50位,贫困及留守儿童30余位。
她是连翠公益事业的创始人,是莒县第一位与红十字会签订遗体捐献协议的人。平日上下班途中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及其他有困难的人,她总是上前帮一把。
有一天我们走了,但我们身体的某一部分还可以留下来,陪伴别人走过明天。她自幼乐善好施,13岁时就曾孤身一人跳进村里的池塘救起一位叫军伟的同村落水儿童。
赵连翠如此感慨,我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这些年变化最大的就是公益事业,它是一个社会的良心见证,它的蓬勃发展让我感受到社会的温情,从事公益慈善事业,是一个人一个组织高贵品格的呈现,在温暖了社会的同时也温暖提纯了自己。2006年10月,她经过层层选拔成为日照代表队的一员,前往烟台参加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勇夺67.5公斤级举重冠军。那时候,她的月工资只有40多元。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都说好人有好报,可是命运之神毫不留情地同赵连翠开了一个玩笑。她的事迹,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社会影响,成为莒县社会公益组织的典范,一张名片,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省、市、县等各级各类媒体先后对她本人及她带领的公益组织进行了宣传报道。
她被人们誉为雷锋大姐、义工红娘、社会110,先后荣获莒县道德模范、日照市道德模范、日照市和谐使者、山东好人、山东省自强模范、山东最美志愿者、中国好人等多项荣誉称号。她的家庭和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常人看来,有生之年能够尽己所能,已实属不易,更何况去世之后。她把家里当成婚介所,为那些缺伴侣的人寻找真爱提供一个温馨的港湾。
她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一般说合成功一对,需要她打无数次的电话,有的甚至还要几次三番地奔波于双方家中,去做双方家人的工作。2017年,得知莒县城阳街道后绪密村儿童赵洪森因唯一的亲人父亲生病住院,面临失学,积极为其呼吁,不仅解决了其家庭的医疗开支,也解决了她的上学问题。
为了重生,她坚持做康复训练,先是仰卧起坐再到负重锻炼,从手无缚鸡之力到可以轻松地举起几十公斤重物的惊人臂力。3十几年如一日,赵连翠帮残助贫的范围越来越广,公益足迹遍布莒县的角角落落,辐射到日照市及周边的潍坊、临沂、烟台等城市。搞婚介很麻烦,要严格审查每一个征婚者,剔除那些居心不良的人,再根据实际情况,分门别类做好档案,创建安全的寻爱空间她的义务婚介服务已覆盖省内外,经她牵线缔结的婚姻已达300余对,职业涉及农民、军人、教师、医生、企事业单位员工等等。
为了重生,她坚持做康复训练,先是仰卧起坐再到负重锻炼,从手无缚鸡之力到可以轻松地举起几十公斤重物的惊人臂力。2017年,得知莒县城阳街道后绪密村儿童赵洪森因唯一的亲人父亲生病住院,面临失学,积极为其呼吁,不仅解决了其家庭的医疗开支,也解决了她的上学问题。
2014年以来,共筹集捐助资金45万余元,扶助困难家庭100多户,孤寡贫困老人80余位,残疾人50位,贫困及留守儿童30余位。她不想给家人增添负担,绝望地几次想要了断生命,幸好被家人及时发现并阻止。
她被人们誉为雷锋大姐、义工红娘、社会110,先后荣获莒县道德模范、日照市道德模范、日照市和谐使者、山东好人、山东省自强模范、山东最美志愿者、中国好人等多项荣誉称号。在单位领导、同事们的关心鼓励和亲朋好友的温暖帮助下,赵连翠一点一点地挺了过来,这期间她承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痛楚。
她的事迹,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社会影响,成为莒县社会公益组织的典范,一张名片,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省、市、县等各级各类媒体先后对她本人及她带领的公益组织进行了宣传报道。在助残的过程里,她还觉察到残疾人从来都是婚姻世界里的弱者,就是有彼此合适的也没有牵线搭桥的人。一次在桑园集上,她看到一位老大娘在哭,上前一问得知大娘不慎丢了50元钱。山东省第七届全省道德模范事迹展播助人为乐·赵连翠:她把人生的高度刻在长长的公益路上赵连翠,女,1971年11月出生,大学文化,山东省日照市莒县自然资源规划局职工,莒县第一位女土地评估师。
为了更多地促成鸳鸯比翼双飞,她每天最多的就是在不停地言说,在电话里说、在家里说、在旅途中说,白天说、晚上说,最疲劳的是她的嗓子和耳朵。省宣传部门评价她是我省名副其实的宣传和推动遗体捐献最得力、最卖力的第一人。
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有时她还要免费为远道而来的残疾朋友提供食宿,自己微薄的收入往往花不到月末,可她从来都不后悔不抱怨。
她是连翠公益事业的创始人,是莒县第一位与红十字会签订遗体捐献协议的人。赵连翠的人生从这一天被彻底改写,从此她也没能再站起来——— 车祸手术失误,钢钉错位导致她从第四五胸椎以下高位截瘫。